1、消防員隔熱服












消防員隔熱服是消防人員在滅火救援靠近火焰區(qū)受到強輻射熱侵害時穿著的防護服,主要用于撲救強輻射熱的油類、可燃氣體火災或高溫環(huán)境下作業(yè)時穿著,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熱和防輻射熱性能,但不能與火焰直接接觸,不適用于放射性、?;?、生物毒劑等事故救援。消防員隔熱服分為分體式和連體式兩種,主要由隔熱上衣、隔熱褲或隔熱衣褲(連體式)、隔熱頭罩、隔熱手套以及隔熱腳蓋組成,上衣又分為“空氣呼吸器”內置式和外置式兩款。
1.檢查內容
(1)消防員每周應對隔熱服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表面有無破損、離層、鋁箔脫落、開線等現(xiàn)象。
2)拉鏈、紐扣使用是否順暢、靈活,褲背帶、尼龍搭扣是否完好、可靠。
3)隔熱頭套視片是否清晰。
4)首次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有“消防員隔熱防護服符合GA634-2006標準的要求”的永久性標簽,各部件裝訂是否到位、牢固、可靠。
(2)消防救援站每月應組織對隔熱服進行檢查,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金屬鋁箔有無明顯剝落或折痕,隔熱層是否完整。
2)服裝表面是否有破損或不易去除的污漬及化學殘留物,連接部位是否有開線現(xiàn)象。
3)整套服裝是否完整,拉鏈、紐扣、背帶、尼龍搭扣等輔件是否完好。
4)檢查基布是否有脫膠及表面滲膠,面罩視片是否清晰,是否有視覺變形現(xiàn)象。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使用后要用刷蘸中性洗滌劑液,刷洗表面殘留污物,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嚴禁用水浸泡和捶擊。
(2)貯存時應放置在通風透氣的庫房內,定期進行保養(yǎng),避免與高、明火、酸類化學溶劑接觸。
(3)消防車上存放的隔熱服必須保持干燥并存放儲存袋中。
(4)使用中的消防隔熱服在符合保管條件下,執(zhí)勤時間不宜超過3年。
(5)使用時應避免與尖硬的物體接觸,以免損壞。
(6)在靠近火焰區(qū)作業(yè)時,必須配戴呼吸器,避免使服裝與火焰和溶化的金屬直接接觸,在有化學和放射性傷害的條件下必須配備相應的配件。
2、消防員避火防護服

消防員避火防護服是消防人員進入火場、短時間穿越火區(qū)或短時間在火焰區(qū)進行滅火戰(zhàn)斗行動時為保護自身免遭火焰和強輻射熱傷害而穿著的防護服裝。消防員避火防護服采用分體式結構,由頭罩、帶呼吸器背囊的防護上衣、防護褲子、防護手套和防護靴子五部分組成。采用導熱系數(shù)低、隔熱性能優(yōu)良和能抗高溫熱蒸氣的八層織物組合結構,以抵御強輻射熱、傳導熱和高溫熱蒸氣的侵襲,不適用于放射性、?;贰⑸锒緞┑仁鹿?。
1.檢查內容
(1)消防救援站應每月對避火防護服進行一次月度檢查,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避火防護服表面有無破損、離層、開線等現(xiàn)象;
2)避火防護服配件是否齊全、牢固;
3)拉鏈、紐扣使用是否順暢、靈活,褲背帶是否完好;
4)頭套視片是否清晰。
(2)消防救援站每季度對避火防護服進行一次季度檢查,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是否有破損現(xiàn)象,連接是否牢固;
2)是否有不易清除的污漬及化學品殘留物;
3)輔料是否有損壞現(xiàn)象,掛扣、背帶等是否完好;
4)面罩是否污損,連接處是否有開裂、脫落現(xiàn)象;
5)外層面料的顏色是否異常。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表面煙垢、熏跡可用棉紗擦凈,其他污垢可用軟毛刷蘸中性洗滌劑刷洗,并用清水沖凈,嚴禁用水浸泡或錘擊,沖凈后懸掛在通風處,自然涼干,以備再用。
(2)使用后的避火防護服應貯存在-10℃~40℃,相對濕度不大于75%,通風良好干燥庫房中,產(chǎn)品離墻及地面0.2m以上,防止鼠咬、蟲蛀、霉變,防止與有損避火防護服質量的物質接觸。
(3)未使用的避火防護服包裝為提包式,每套服裝一個包裝,應存放在庫房內,不得開包外露堆放,可按出廠原始狀態(tài)整箱存放于離地20cm以上的貨架上,根據(jù)庫房情況定期進行通風、倒垛處理,必要時需要進行晾曬,以防因受潮出現(xiàn)霉變和蟲蛀等現(xiàn)象,每三個月應進行一次開包檢查,查看服裝是否有因存放原因導致?lián)p壞現(xiàn)象。
(4)避火防護服在存放、移動過程中應避免與堅硬、鋒利的物質接觸,防止刮傷損壞。
(5)使用中的消防避火防護服在符合保管條件下,執(zhí)勤時間不宜超過5年。
3、化學防護服

化學防護服是消防員在處置化學事件時穿著的防護服裝,不適用于滅火以及處置涉及放射性物品、液化氣體、低溫液體危險物品和爆炸性氣體的事故?;瘜W防護服可分為液體噴濺致密型防護(二級)如圖1-1-3a所示、氣密型防護(一級)如圖1-1-3b所示和氣密型防護(特級)如圖1-1-3c所示三個等級。二級消防員化學防護服是消防員在處置揮發(fā)性固態(tài)、液態(tài)化學品事件中穿著的化學防護服裝,特級和一級化學防護服是消防員在處置氣態(tài)化學品事件中穿著的化學防護服,二級消防員化學防護服是消防員在處置揮發(fā)性固態(tài)、液態(tài)化學品事件中穿著的化學防護服裝。
1.檢查內容
(1)消防救援站每月和每次使用后應組織對防化服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是否有破損、發(fā)粘、粘連和延展等情況。
2)是否有明顯的褪色和不可恢復的褶皺及老化等現(xiàn)象。
3)貼條是否開膠,連接部件是否牢固。
4)防護手套和防護靴外觀是否良好,能否與防化服有效連接。
5)透明視窗是否有污損、裂紋、變色等現(xiàn)象。
6)拉鏈、尼龍搭扣、鈕扣等緊固件是否完好。
7)是否有不易去除的污漬及化學品殘留物。
(2)消防救援支隊應定期組織對一級防化服進行氣密性檢測,一級防化服在每次使用后均應進行氣密性檢測,長時間沒有使用過的防化服也應進行氣密性檢測,檢測周期不能超過半年,并將測試情況登記備案。未能通過檢測的不得使用。檢測人員必須經(jīng)生產(chǎn)廠家培訓后方可進行測試。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清洗除污之前,不要脫下防化服;遠離危險區(qū)后,如有污染,應立即徹底地用水沖洗干凈。
(2)污染防化服的清洗:需溫水洗刷,油污或其他污質,需用酒精洗凈后再用溫水洗凈,然后將防化服晾干(不能直接照射陽光),經(jīng)過2-3天持續(xù)的暴露,以保證殘留在防化服表面上的化學物質被蒸發(fā)去除。
(3)晾干之后的防化服需要進行目測和氣密性檢測,檢測合格之后的防化服用適當?shù)挠蛣┥嫌停òɡ湥H缓髮⒎阑郫B好,放入包裝箱內,以備使用。
(4)貯存溫度為-10℃~+40℃,相對濕度不大于75%,通風良好,遠離熱源,貯存期限一般為兩年。
(5)應避免日曬、雨淋,防止與酸堿及有機溶劑等影響其質量的物質接觸,不得與尖銳物質碰撞。
4、消防員防蜂服

消防員防蜂服是消防人員在執(zhí)行摘除蜂巢等任務時,防止馬蜂等有毒昆蟲侵害,保護自身安全穿著的防護服裝。分為連體、分體兩種,由頭盔、透明通風面罩、防穿刺手套、消防膠靴、上衣褲子等組成,具有防割、防穿刺等多種防護功能,可代替化學防化服的日常防化訓練,嚴禁應用于化學事故處置。
1.檢查內容
(1)手套和膠靴是否安裝正確。
(2)衣物內外是否被污染。
(3)服裝的面料和連接部位是否有破洞和裂縫。
(4)密封拉鏈的運行是否正常,滑動狀態(tài)是否良好。
(5)超壓排氣閥是否損壞,膜片工作是否正常。
(6)窗戶是否損壞并涂有液體。
(7)整套服裝氣密性好。如果發(fā)現(xiàn)任何損壞或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應措施。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放置在通風、透氣、干燥、清潔的庫房內,且不得與腐蝕性氣體接觸。
(2)貯存時不能接近熱源,應定期進行檢查,損壞嚴重的要停止使用并及時更換。
(3)不宜接觸明火在及有銳角的堅硬物體。
(4)防化服存放應嚴格控制溫度,避免陽光照曬,保持通風,注意防止粘連,必要時涂覆滑石粉等物質。
(5)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并進行通風處理,以防潮濕、霉變和蟲蛀等現(xiàn)象。
(6)在正常貯存條件下,保質期為2年。
5、消防通用安全繩

消防通用安全繩是消防用防墜落裝備的關鍵部件之一,是消防員在滅火救援、搶險救災或日常訓練中僅用于承載人的繩索,用于自救和救人。它是由合成纖維編織而成,按設計負載可分為輕型安全繩與通用型安全繩兩類。消防通用安全繩繩索直徑為12.5~16mm,最小破斷強度不小于40kN,通常長度為2m,也有2.5m、3m、5m、10m和15m型號,如果長度超過5m可以作為吊繩使用。
1.檢查內容
(1)視覺檢查:檢查安全繩的繩皮的磨損部位、表面的光滑情況、變色情況,在直徑方向上的變化等。
(2)觸覺檢查:在視覺檢查的基礎上,細致地感覺繩索是否有尺寸、軟硬點的變化,如果出現(xiàn)這些變化說明繩芯受損或者說繩子已經(jīng)受力過度。
(3)檢查繩芯:需要檢查繩芯是否已經(jīng)暴露的繩皮磨損部位或切口部位。當繩芯仍被一定的繩皮纏繞保護但繩芯功能不受較大影響時,應該用力拉拽幾下繩索,感覺其狀態(tài)。
(4)防潮、霉變和蟲蛀檢查:每季度應進行一次開包檢查,查看是否有潮濕、霉變和蟲蛀等現(xiàn)象。這些都是在儲存和使用消防通用安全繩時需要注意的重要檢查內容,可以有效保證安全繩的質量和功能完整性。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不宜接觸高溫、明火、強酸、苯酚等化學溶劑,以免影響使用性能。
(2)可放在溫水中用肥皂擦洗,用清水漂凈晾干。
(3)存放在干燥通風、無陽光直射的庫房內。
(4)自出廠之日起,貯存期為一年。
6、移動供氣源

移動供氣源也稱長管空氣呼吸器,是消防人員長時間在有毒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煙霧以及缺氧環(huán)境中定崗作業(yè)或小活動范圍工作時進行呼吸保護的防護裝置。由車架、氣瓶、減壓器、導氣長管(30~60m規(guī)格不等)、供氣閥、面罩、應急轉換逃生裝置七大部分組成。使用環(huán)境溫度為-30~60℃,不適用于高溫、水下、強酸、強堿等環(huán)境條件下的作業(yè)。滅火救援時,可供1~2人同時使用,其佩戴、使用要求與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相同,但后方(氣瓶車架位置)必須安排專人操作和監(jiān)護。
1.檢查內容
(1)檢查氣瓶及其附件,即檢查氣瓶是否存在損壞、老化、腐蝕等情況,氣瓶的附件如瓶閥、氣嘴等是否完好無損,如長期不用時,面罩、軟管等橡膠件上涂滑石粉。
(2)檢查氣瓶壓力,即檢查氣瓶內的壓力是否在規(guī)定范圍內,如果壓力異常,需要重新充氣或者更換氣瓶。
(3)檢查連接管道和開關,即檢查供氣管道是否完好無損,有無泄漏和堵塞現(xiàn)象,供氣開關是否靈活可靠。
(4)檢查安全閥和止回閥,即檢查安全閥和止回閥是否完好無損,工作是否正常。
(5)檢查維護和保養(yǎng)記錄,即檢查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記錄是否齊全、準確,設備是否經(jīng)過專業(yè)檢測和校準。
(6)檢查使用環(huán)境,即檢查使用環(huán)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易燃易爆物品、高溫、潮濕等環(huán)境因素。
(7)檢查設備清潔和整潔情況,即檢查設備是否清潔整潔,是否存在影響使用的因素。
(8)檢查氣瓶充裝情況,即對于使用填充氣體的氣瓶,要檢查氣瓶的充裝情況,以及氣體類型和充裝壓力是否符合要求。
(9)檢查設備的緊急處理措施,即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緊急情況,需要檢查是否具有適當?shù)木o急處理措施。以上就是消防移動供氣源的一般檢查內容,只有經(jīng)過嚴格的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才能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日常保養(yǎng)裝具,包括檢查連接部位的緊密性,面罩、頭罩、供氣閥和連接膠管的情況。橡膠或彈性部件其柔軟性和磨損情況。
(2)系統(tǒng)放氣。在每次對裝具進行維修保養(yǎng)前后應放完管路中(除氣瓶外)的空氣,使系統(tǒng)內的壓力與環(huán)境壓力相同。放氣時,先壓下氣瓶閥手輪并順時針方向旋轉,關閉氣瓶閥,壓下供氣閥紅色應急按鈕,讓管路中的空氣完全放完。
(3)維護保養(yǎng)減壓閥塊。減壓閥塊只有壓力表可以更換,其他部件消防員只能對其進行清潔。如發(fā)現(xiàn)減壓閥塊上的安全閥泄漏或報警器報警壓力超出5.5±0.5MPa的范圍,必須送公司授權的人員修理。
(4)維護保養(yǎng)氣瓶(包括應急氣瓶),包括檢查氣瓶表面有無碰傷、變形、腐蝕,清潔時用布蘸水擦洗即可。
(5)維護保養(yǎng)應急裝置總成。應急裝置總成使用后可用紗布蘸中性洗滌劑進行擦洗,然后用紗布蘸清水擦洗、晾干或吹干即可。如發(fā)現(xiàn)應急背心出現(xiàn)損壞,應立即更換。
(6)維護保養(yǎng)膠管。如發(fā)現(xiàn)膠管表面出現(xiàn)磨損、老化、燒焦、硅裂、凸起、漏氣或快速接頭泄漏,則應更換膠管。膠管表面用清水擦洗干凈,然后將膠管整齊地卷在推車上,并固定好。嚴禁膠管內進水。他部分在保養(yǎng)過程中用布蘸水擦洗即可。
7、正壓式消防氧氣呼吸器

正壓式消防氧氣呼吸器是消防人員在有毒、缺氧、煙霧和空氣懸浮有害污染物等惡劣環(huán)境中,需要長時間進行搶險救援或從事災情處理工作時佩戴使用的呼吸保護器具。由高壓氧氣瓶與氣瓶開關、氣源壓力表、減壓器、氣囊、呼吸軟管、供給閥、全面罩、呼吸閥、呼吸軟管、清凈罐和藥劑、殼體、背托、肩帶、腰帶等組成。根據(jù)使用時間分為60型、120型、180型和240型四種型號。
1.檢查內容
(1)檢查外觀,包括檢查呼吸器是否有明顯損壞、變形、裂紋等,是否有雜質、污跡等。
(2)檢查連接件,包括檢查各個連接部分是否緊固,是否有松動、漏氣等。
(3)檢查呼吸管路是否通暢,是否有折疊、堵塞等問題。
(4)檢查過濾器是否需要更換或清潔。
(5)檢查面罩、中壓供氣管、氣閥與頭部系帶是否有破損。
(6)檢查背帶、腰帶是否完好、無斷裂現(xiàn)象。
(7)檢查氣瓶是否有物理損傷,氣瓶壓力余氣報警器是否正常工作。
(8)檢查呼吸器配件,包括檢查電子報警器、電池電量、整機氣密性、氧氣瓶的充氣壓力、定量供氧閥的流量、自動補給閥開啟壓力、排氣閥開啟壓力等是否正常工作。
(9)檢查面罩氣密性,捏住吸氣軟管,吸入空氣直至產(chǎn)生真空環(huán)境,屏住呼吸約10秒鐘,真空狀態(tài)應可以維持。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拆卸氧氣瓶時,要確保氧氣瓶的接頭處不沾染油或油脂;如接觸,可能會導致火災或爆炸。
(2)使用后,所有與呼出氣體接觸的部件都必須徹底清洗和消毒;其他部件,需要時進行清洗。
1)清洗。所有部件必須在加入清潔劑Sekusept的溶液中進行清洗,用清水漂洗,儀器部件上的清潔劑殘留物必須完全漂洗干凈。
2)消毒。將零部件浸泡在消毒劑里。使用消毒劑Incidur或者消毒劑AirkemA-33,在流水中將零件完全漂洗干凈。
3)干燥,最高干燥溫度為60℃。
8、消防過濾式綜合防毒面具

消防過濾式綜合防毒面具是消防人員在開放空間有毒環(huán)境中作業(yè)時進行呼吸保護的防護裝具。主要依靠使用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防御有毒、有害氣體或蒸氣、顆粒物等危害呼吸系統(tǒng)或眼、面部的凈氣方式進行呼吸保護,適用于開放空間(含氧量在18%上)的有毒環(huán)境中作業(yè)時的呼吸保護。由防護頭罩、過濾裝置和面罩組成,或由防護頭罩和過濾裝置組成。面罩可以是全面罩和半面罩。使用人員須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掌握過濾罐標識含義及選用方法,才能進行實戰(zhàn)作業(yè)。
1.檢查內容
(1)檢查面具表面是否完好,應無裂紋或斷裂現(xiàn)象。
(2)檢查面具是否貼合面部并密封,以防止毒氣進入面具內。
(3)檢查呼氣閥片是否變形、開裂或破裂。
(4)檢查頭帶是否有彈性,以確保佩戴舒適。
(5)檢查墨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防止毒氣進入過濾盒。
(6)最后檢查濾芯是否在有效期內,如果濾芯使用時間過長,應及時更換。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全面罩可多次使用,濾毒罐每使用一次應丟棄,不能再用。
(2)備用狀態(tài)時,環(huán)境溫度應為0~40℃,周邊無熱源、易燃易爆及腐蝕性物品,通風良好,無雨淋及潮氣侵蝕。
(3)使用過后的全面罩如再用,應檢查有無損壞或缺陷,如有應丟棄,全面罩無損壞和缺陷再用,應用酒精擦洗干凈。
9、消防專用救生衣

消防專用救生衣主要是穿在身上能為落水者提供足夠浮力,使其頭部能露出水面的個人救生用具。它具備符合規(guī)范的浮力設計及浮力分布方式,采用浮力材料與充氣氣囊復合配置浮力的方式,并配備氣脹式救生圈、示位燈、哨笛等多種水上救援工具,常用于水面救援、搶險救援、抗洪現(xiàn)場等,具有使用方便、穿著舒適、浮力大等特點。
1.檢查內容
(1)檢查外層面料是否有褪色、薄化、撕裂、爆裂、脆裂、燒焦、磨損等情況,這些狀況可能會影響救生衣的性能。
(2)檢查前門襟性能及是否損壞,包括檢查拉鏈的性能,拉鏈是否銹蝕;縫線狀況是否正常,是否有脫線的情況。
(3)對粘貼帶進行開合,確保粘合良好。檢查粘貼帶是否有磨損、損壞、彎曲變形或者融化的現(xiàn)象,以防影響救生衣的使用。
(4)檢查金屬附件(鉤扣及紐扣)是否有銹蝕或者與服裝連接不牢的情況。
(5)檢查反光帶標志帶是否帶有3M字樣,以及反光帶是否有缺損、燒焦、融化、破爛及松脫等情況。這些都可能影響反光或者熒光效果。
(6)檢查救生衣的氣閥是否正常工作,能否順利充氣和放氣。
(7)檢查救生衣的繩圈是否完好,是否易于拴扎和固定。
(8)檢查救生衣的浮力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救生衣需要儲藏在干凈、涼爽、干燥的地方,遠離火源。
(2)當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出現(xiàn)破損的時候,應停止使用。
(3)如果救生衣潮濕或雨淋,不能直接在太陽底下曬干,要在陰涼處晾干。
(4)清洗救生衣一般使用清水和溫和洗滌劑,不能使用洗衣機,不能干洗,不能漂白,只能手洗。
(5)如果救生衣在穿著時受到特殊負載沖擊,救生衣應返廠檢查。
(6)定期用淡水清洗救生衣,尤其是救生衣一直用在海水環(huán)境的情況。
(7)浮力材料填充救生衣的使用年限是5~7年,儲存年限是10年。
(8)充氣救生衣的使用年限是3年,儲存年限是8年。
10、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

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是一種特殊的通信方式,它利用頭骨的振動來傳遞信息。這種通信方式主要運用在極度危險的環(huán)境下,如濃煙、有毒、空氣稀薄等區(qū)域。它具有小巧輕便、高靈敏度、防水、防塵、防震等特點,可以解決消防隊員在惡劣作戰(zhàn)環(huán)境下的通訊問題。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采用了高靈敏度的振動傳感器,將傳到頭骨的聲帶振動轉換成聲音信號,再通過骨傳導技術將這些信號傳輸出去,這種通信方式可以避免外界噪音的干擾,提高通信的清晰度??傊?,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通信方式,可以幫助消防員在惡劣環(huán)境下進行有效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
1.檢查內容
(1)檢查通信質量,即檢查在各種環(huán)境和噪音條件下,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是否能清晰地接收和傳遞信息。
(2)檢查安全性,即檢查該裝置是否符合相關防爆標準和規(guī)定,例如EXIBIIBT6等級防爆認證。同時,還要確保在使用過程中,尤其是在插入和拔出耳機時,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
(3)檢查舒適性,重點關注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的佩戴舒適度。使用者應能方便、舒適地佩戴和使用該裝置,以減少長時間使用的疲勞感。
(4)檢查電池壽命,即檢查電池續(xù)航能力,尤其是檢查能否在連續(xù)使用和高頻率使用情況下滿足使用需求。
(5)檢查其他性能,包括對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的其他性能進行測試,如是否具有兼容性,是否可以與其他設備配合使用等。此外,還需定期對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進行功能檢測和性能測試,以確保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達到預期效果。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每次使用后應及時充電,閑置不用應每隔一個月進行補充電。
(2)通信系統(tǒng)應存貯在干燥無腐蝕性氣體的地方,存放時溫度-10~40℃,濕度不大于80%。
(3)用不起毛的布拭擦產(chǎn)品上的灰塵、污質,防止接觸不良。
(4)當適配器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將各插孔蓋蓋上。
(5)產(chǎn)品長期使用后,按鍵、旋鈕和機殼很容易變臟,可以使用中性洗滌劑(不要使用強腐蝕性化學藥劑)和濕布進行清洗。
11、防爆手持電臺

防爆手持電臺也稱手持對講機,是用于消防人員之間以及和指揮員之間進行通信聯(lián)絡的無線通信裝備。由外殼、主機(包括屏幕、PTT按鍵、各類插孔、調節(jié)按鈕、開關和麥克等)、天線和電池組成。
1.檢查內容
(1)檢查電池電量充足,以保證手持電臺的正常工作。
(2)檢查天線是否正確連接,這是手持電臺通信效果的關鍵因素。
(3)按照相關操作手冊,檢查手持電臺的各項功能是否正常,例如發(fā)射、接收、音量調節(jié)等。
(4)檢查防爆性能。作為防爆手持電臺,需要確保其防爆性能的穩(wěn)定,這包括檢查防爆外殼、氣體過濾器等關鍵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5)每次使用前應檢查相關記錄,例如使用日志、故障排查記錄等,以預防潛在問題。
2.維護保養(yǎng)要點
(1)不能使用酒精、噴霧劑或石油產(chǎn)品等化學制品擦拭機身。
(2)應定期用干毛刷清除鍵帽之間的灰塵。
(3)使用后及時充電,長期不使用后,應將電池卸下。
(4)使用后,應將開關鎖拔向下方,鎖住開關,防止誤操作。
(5)前幾次使用后,充電時間為10~12h,以后可按正常充電時間及時充電。
(6)保證電池經(jīng)常處于足電狀態(tài),一次充滿電后,可在45天之內隨時使用,若長期不使用,使用前應充電8~10h。
(7)充電時插口不分正負極,充電時指示燈為綠色,充滿后為紅色。
(8)充電和更換燈泡時應在安全環(huán)境下。